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如何得出

2024-05-18 20:23

1.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如何得出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计算公式如下:利息调整=用实际支付价款-已到付息期但未支付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关键问题是实际利率的计算,现在支付的钱=未来收到钱的折现率,每年在根据面值*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外,还要计算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与应收利息的比较冲销这个利息调整。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予以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内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则企业在处置或者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如何得出

2. 详细分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实际利率法的步骤

  一、初始确认
  1、溢价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按该笔投资的面值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实付金额与面值差额入账)
  贷:银行存款    (按实付金额入账,包括面值、溢价、手续费等)
  2、折价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按该笔投资的面值计量)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实付金额与面值差额入账)
  银行存款    (按实付金额入账,包括面值、折价、手续费等)

  二、各期处理:
  1、溢价时
  借:应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计算当期期初的面值+利息调整合计额乘以实际利率)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注意,每期对利息调整账户冲减后,下期按面值+最新的利息调整账户余额合计数乘以实际利率,计算摊销额。溢价买入的情况下,以后各期摊销的利息调整金额会越来越小。
  2、折价时
  借:应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按计算当期期初的面值+利息调整合计额乘以实际利率)
  贷: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三、各期利息实际到账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四、到期处理
  到期时,把最后一期溢价或折价摊销完毕就好了,不过由于计算时四舍五入的问题,最后一期时的余额和按前面的方法乘出来的结果会有一丝出入,直接按余额摊销才对。
  溢价时:
  借:应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该账户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折价时:
  借:应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该账户账面余额)
  贷:  投资收益   (二者差额)
  五、收到本金及最后一次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应收利息

3.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用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的特点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折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实际利率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因此长期投资无论是否持有至到期都要用实际利率法核算。  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的汇率是基本上跟着实际利率趋势来走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用实际利率法

4. 持有至到期投资产生的利息调整包括哪些内容?

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理解及核算过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例如:用2089元买入面值为2000元的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的年利率为5%,实际的内含的年利率为4%。具体的核算过程如下:
解析题面,由于我们高于面值买入,比面值多付了89元,但是当债券到期时,人家只给你会还你面值的部分2000本金,并不会给你2089元。这超出的89元,就是包含在你所收到的各项利息中的,也就是你所收到的真正的利息收入并非全是你投资的收益,这里面还包含有你多付出应该收回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利息调整部分,它要在各期中分别收回。也就是到期时,要将这89元都要收回才行。
我们在分步解析吧:购买时的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
贷:银行存款                   2089
上述分录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就是多出的部分),这两部分一起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到期后能收回的本金是面值部分2000元,而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必须在持有期间内得到补偿或收回,补偿或收回的方法,那就是只有在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那这样一来,人家按期付给的利息是票面利息。而到我们这里还要补偿或收回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所以我们的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应予收到的票面利息—补偿或收回的“利息调整”。所以,在到期末应收利息时,就有以下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0    (2000×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44 (100—83.56)
投资收益           83.56 (2089×4%)
上述分录中“应收利息”就是票面利息,“投资收益”就是我们实际的投资应得到的真实的回报,二者的差额就是我们多付的“利息调整”部分的补偿或收回。
至此我们已收回本金16.44,致使我们的投资本金2089元减小成了2072.56元了,我们这里的本金也称“摊余成本”,
下一期我们计算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时,将以“摊余成本”2072.56元为基础了。
到了下一期末,我们再记录利息收入时的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100    (还是票面利息,各期都是一样的,就是应收到的)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10(100—82.90)
投资收益      82.90 (2072.56×4%=82.9024,这里出现了四舍五入的尾差)
这样又收回本金17.10,摊余成本为2055.46(2072.56—17.10),下期以此为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以此类摊:第三期应收回本金(利息调整):100—82.22=17.78元,摊余成本为2037.68(2055.46—17.78);
第四期收回本金(利息调整):100—81.51=18.49,摊余成本为2019.19(2037.68—18.49)
最后一期原则上也是用以上方法进行,但为了避免四舍五入形成的误差,不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计算,而是用倒挤法进行调整,将剩下的未调整完的一次调整完,即89—16.44—17.10—17.78—18.49=19.19,也可以将2019.19中的19.19调整完即可。
对于摊余成本的确定,我给大家一个通用的公式:(适用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本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票面利息-实际利息)
票面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
友情提示:此公式同样适用于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中的数据位置不要变更即可!

5. 持有至到期投资用实际利率法如何解决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持有至到期投资所能获得的投资收益水平,应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即为摊余成本(可理解为动态本金)与实际利率(内含报酬率,一般为发行时的市场利率)的乘积。溢价或折价摊销旨在对债券持有期间收益水平进行调整,借此将每期计息时的票面利息水平调整为市场收益水平。
为了方便探讨,假定债券为常规的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形式。债券的溢价部分相当于债券票面额之外增加的本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出实际收到的利息大于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多拿的利息可看作是溢价本金的提前收回,溢价摊销(利息调整)后的摊余成本不断下降,直至减少到票面金额为止,因此持有期间投资收益水平会逐年下降。折价部分相当于在债券票面额基础上减掉的本金,由于每期实际收到的利息小于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少拿的利息“利滚利”,可看作是本金的增加,折价摊销(利息调整)后的摊余成本不断提高,直至增加到票面金额为止,因此持有期间投资收益水平会逐年上升。

持有至到期投资用实际利率法如何解决

6. 有关持有至到期实际利率的求法

根据题意可以这样理解:
由于债券是2005年1月1日发行的,期限为5年,购入时间为2006年7月1日,剩余期限还有
3.5年,[10000X(P/F,r,3)+600X(P/A,r,3)+300]答案这个部分是把2006年半年利息300和07、08、09年末的利息600以及09年末收回的本金10000折现到06年末,然后再把这个06年末的现值作为
前提折现到2006年7月1日,折现系数他假设为(1+r/2)——1年利率=r,半年=r/2,9708里面包含
2006年上半年的利息300元,所以扣除后为9408。

7. 持有至到期投资用实际利率法如何解决

题目明说了是假定6%了,你可以不用计算的了。一般来说即使是注会 除了财务管理一般都是明确告知的。

题目中以1010万的价格购买了面值1100的债券。为什么花少的成本购入面值高的债券?因为票面利率比市场上的实际利率低了。投资者不买你的债券也可以在别处拿到高收益,所以需要折价卖。这也是票面利率比实际利率低的原因。

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举例子更好明白。
债券当你买入后,是按票面利率支付利息的。每年给你是固定的。按题目中应该是1100*3%每年给利息。当时和你付的钱不匹配啊。你才付了1010万,到期后本金你就会收到1100万。这里相差的90万只是相当于一开始就给你了。所以才需要一个实际利率来算你每年真正的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用实际利率法如何解决

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利息调整在借方表示你为取得该笔资产所付出的价格高于该笔资产的票面票面价值。贷方则相反。
举例:
A公司2008年1月1日购得B公司新发行5年期债券,债券票面金额100万,票面年利率9%。如果A公司的购买价格95万,相关费用1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成本)
100
贷:银行存款
96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利息调整)
4
如果购买价格105万,相关费用1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成本)
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
(利息调整)
6
贷:银行存款
106
实质上就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票面价格的基础上以你为取得该笔资产所支付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该笔投资实际价值的一个调整。
利息调整在借方的,对B公司来说就是折价发行,贷方就是溢价发行。以前的准则叫做溢折价。现在更改为利息调整。